当前位置:2138com手机版 - 资讯资讯
沼气集中供气,“供”出新天地
沼气集中供气,给村民带来实惠、方便、洁净的幸福生活,倍受农村群众欢迎。
但是,沼气池讲究“三分建七分管”。前些年兴建的户用沼气池,正是因为运营成本的压力以及维修管护的问题,导致近年来农村用户急剧减少。那么,带来集中供气的大中型沼气工程,如何克服这些棘手的难题呢?
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,我省近几年来在加强政策引导、项目支撑的同时,探索运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,引进沼气专业企业,鼓励他们以“企业+服务网点+农户”模式,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。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,破解了以上难题,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用上了清洁、高效的沼气能源。农村集中供气,闯出市场运营新机制
农村沼气建设,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关注。自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以来,省委省政府连续7年将农村沼气建设列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,一时间,我省农村沼气建设高潮迭起,成就斐然。
但是,沼气一旦有故障,更换配件和维修很难,沼气池还要勤加料、勤出料,用起来很麻烦。因此,一度是“香饽饽”的沼气池,逐渐在许多农户眼里沦为了“摆设”。
武威市农村能源办负责人先容说,从2004年开始到2014年,武威市户用沼气池推广了5万户。目前,相当一部分都没有使用。
为了解决户用沼气池的管护问题,武威市曾经建了240多个村级服务网点,一个服务网点配置一两名技工,但由于运行起来成本太高,部分服务网络现已名存实亡。
(转3版)
(接1版)
与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中政府主要唱主角不同,在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过程中,我省让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,采取商业化运营、企业化维护管理,更好地解决了后续管护服务问题。
负责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新型社区供气的业主,是武威绿色家园玻璃钢有限企业。企业总经理王虎山给记者分析说,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,农村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大,沼气集中供气商品化前景广阔。在他看来,集中供气,不但节省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成本,而且有效解决了农村养殖环境污染问题,还极大改变了农民的观念,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和文明素质。
因此,他们企业不但已经为南安新型社区建了大型沼气集中供气站,而且,目前还分别正在凉州区双城镇幸福社区和河东镇汪家寨社区各建2000方沼气站,让村民像城里人用天然气一样用上沼气。
王虎山告诉记者,沼气集中供气从安装、使用到管理、维护,他们企业全部借鉴天然气企业的运营模式。譬如说,沼气站集中供气的管网是用天然气管道按照天然气标准铺设的;像天然气一样,农户使用沼气,也按流量计费,每立方米收取2元;沼气无色无味,如果泄漏就会发生爆炸,他们也像天然气企业一样,在沼气中混入臭气,一旦发生泄漏,便提醒用户立即报修。
瞅准了这一市场,在双城镇小果园村,村民张快义现在也建了一个小型沼气工程,给村里125户村民集中供气。